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阮北阮

南阮北阮

南阮:住于南边的阮姓族人。北阮:居于北边的阮姓族人。典出晋人阮咸事迹。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人。竹林七贤之一。性格豁达不受拘束,通音乐,善弹琵琶,历任散骑侍郎、始平太守。阮咸和叔父阮籍同其它阮氏族人住在一条街道上,阮咸、阮籍二家居于道南,其他诸家住在道北。住在道北的阮姓各家都很富有,而阮咸、阮籍两家却很贫穷。七月七日,北阮各家晾晒衣服,都是些绫、绸等高级丝织品,在阳光下耀人眼目;阮咸也用一根竹竿挑着一条布做的大短裤晾在庭院里,人们很奇怪,便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我免不了俗套,也没有什么可晾的,姑且如此而已吧。”后人就以南阮北阮表示居住一地的同族人家贫富悬殊。

【出典】:

晋书》卷49《阮籍附阮咸传》1362页:“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例句】:

唐·戴叔伦《旅次寄湖南张郎中》:“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二十九·东园小阁丹粉一新,昌龄有诗次韵》:“子孙清白世相传,莫同阮氏分南北。”


并列 指聚居于同一地区而贫富悬殊的同族人家。语本《晋书·阮咸传》:“(阮籍与侄子阮咸)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唐·戴叔伦《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同宗而贫富、贵贱、社会地位不同的用语。


【词语南阮北阮】  成语:南阮北阮汉语词典:南阮北阮

猜你喜欢

  • 泮芹

    源见“泮水”。借指学宫中的秀才。《负曝闲谈》十三回:“〔陈铁血〕十三岁上撷了泮芹,一时有神童之目。”【词语泮芹】   汉语大词典:泮芹

  • 萧规

    源见“萧规曹随”。指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元 赵孟?《送史总管廉访江东》诗:“可能召父专前代,更有萧规俾后人。”

  • 窃斧

    同“窃?”。宋苏轼《辨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然至于窃斧而知心目之可乱,于投杼而知母子之可疑,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惑。”【词语窃斧】   汉语大词典:窃斧

  • 饥用饱扬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登不为动容,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三国时陈珪说布联

  • 交丧

    《庄子.缮性》:“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后因以“交丧”谓衰乱。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词语交丧】   汉语大词典:交丧

  • 灌坛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

  • 铜仙铅泪

    同“铜仙泪”。宋王沂孙《齐天乐.又蝉》词之二:“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 三瓦四舍

    见“三瓦两舍”。《荡寇志》73回:“衙内你不晓得,他是清白人家女儿,那肯同那~的奉迎。”【词语三瓦四舍】  成语:三瓦四舍

  •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憎:厌恶。 面貌使人厌恶,语言枯燥无味。语出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晚清文学丛钞.颐琐〈黄绣球〉八回》:“黄通理对黄绣球说:‘这真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改玉改步

    《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