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华亭鹤唳

华亭鹤唳

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陆机遭诬陷,成为晋“八王之乱”的牺牲品。临刑时想起当年游华亭,听鹤唳之往事。后以此用为悲叹不知及早隐退而受谗言、慨叹平生的典故。

唐.李白《行路难》三:“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鸾何足道!”

李商隐《曲江》诗:“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偏正 表示怀旧、想念之意。也常用来感叹世事变迁,仕途艰险,人生无常。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李白《行路难》之三:“~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多用于作感慨之辞。→鹤唳华亭 东门黄犬。也作“鹤唳华亭”。


【典源】《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机) 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注引《八王故事》曰:“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晋·裴启《语林》曰:“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故临刑而有此叹。”《晋书·陆机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陆机为河北大都督,率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列营自朝歌至河桥,鼓声闻数百里,后战败,被人进谗言,说他怀有异志,而被害于军中。临刑前,他感叹说:“想再听到华亭的鹤唳,哪里还能够呢?”华亭在吴地由拳县,陆机与其弟陆云曾在那里居住十余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做官被害,令人伤感、追悔; 或用以表现思念故土、旧游; 也以此咏鹤。

【典形】 悲鹤华亭、愁鹤唳、华亭别泪、华亭鹤、华亭鹤唳、华亭清唳、华亭日中言、华亭叹、华亭闻唳鹤、陆机禽、华亭归鹤怨、华亭一鹤、听华亭唳、华亭归梦、华亭闻鹤、鹤唳华亭。

【示例】

〔悲鹤华亭〕 宋·王安石《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之三:“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愁鹤唳〕 清·王图炳《平原村》:“晚节不堪愁鹤唳,旧交闻已赋莼羹。”

〔华亭别泪〕 北周·庾信《鹤赞》:“九皋遥集,三山回归。华亭别泪,洛浦仙飞。”

〔华亭鹤〕 清·董以宁《行路难》:“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

〔华亭鹤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 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华亭日中言〕 清·黄鷟来《咏怀》之六:“华亭日中言,杀身讵云智。”

〔华亭叹〕 元·张养浩 《沉醉东风》:“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华亭闻唳鹤〕 唐·李商隐《曲江》:“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陆机禽〕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情深张翰鲙,梦想陆机禽。”


【词语华亭鹤唳】  成语:华亭鹤唳汉语词典:华亭鹤唳

猜你喜欢

  • 艾气

    42`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三十:“士人口吃,刘贡文嘲之曰:‘本是昌徒,又为非类,虽无雄士,却有艾气。’盖周昌、韩非、扬雄、邓艾曾口吃也。”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

  • 四殆

    四件危险的事。《后汉书.杨赐传》:“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遐迩:远近。据汉代刘向《列女传.辩通》,齐无盐邑之女钟离春,自谒齐宣王,“举手抚膝曰:‘殆哉,殆哉!……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

  • 迁莺

    源见“出谷迁乔”。比喻登第或升官。唐韦绚《刘宾客嘉话》:“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唐苏味道《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部》诗:“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词语迁莺】   汉语

  • 虀臼

    源见“绝妙好辞”。原为捣碎蒜、姜等辛辣食物的器具。因其受辛,“受辛”合为“辤”字,是“辞”的异体,故“虀臼”借为美好文辞的隐语。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高阳入谒,都

  • 隋侯之珠

    《淮南子.览冥训》:“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腋:一作“掖”,胳肢窝。又特指兽腋下的毛皮。 一千只羊的毛皮,不如一块狐腋。 比喻选贤取士,在精不在多。语出《史记.赵世家》:“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

  • 伯牙弦绝

    同“伯牙绝弦”。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 尚书曳履

    源见“郑履”。指皇帝熟知的重臣。清钱谦益《赠张坦公》诗:“中书行省古杭都,曾有尚书曳履无?”

  • 赏朱虚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即位,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汉朝初期,高帝去世后

  • 偃王行仁义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淮南子.汜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