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匣里龙吟

匣里龙吟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匣里龙吟”,本指宝剑之灵异,后用以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扬于外;或比喻胸有抱负,不甘弃置;也可比喻埋没人才,不被重用。

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唐.李白《独漉篇》:“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偏正 剑在匣中,如龙虎之吟。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人虽在野,而名誉声望在外面已远扬。语本晋·王嘉《拾遗记·颛顼》:“(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褒义。多用于名声好方面。


【词语匣里龙吟】  成语:匣里龙吟汉语词典:匣里龙吟

猜你喜欢

  • 莱舞

    同“莱衣彩戏”。清李渔《巧团圆.巧聚》:“到如今相逢不见笑声喧,毕竟是莱舞欠蹁跹。”【词语莱舞】   汉语大词典:莱舞

  • 徙宅之贤

    指母教的贤明。唐代白居易制诏《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冬官:在唐时为工部之官。过庭之训:指父教,语本《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石窌:地名,“窌”即“窖”。《

  • 顺美匡恶

    《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后因以“顺美匡恶”谓歌颂美善,匡正过失。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

  • 相如题柱

    源见“题桥柱”。喻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元贡奎《将过池阳留别》诗之一:“相如题柱过长安,靖节辞官归故里。人生穷达固有时,我辈行藏得其理。”【词语相如题柱】  成语:相如题柱

  • 太丘广

    同“太丘道”。清袁枚《送用庵归毗陵》诗:“其一高徯亢,究究而居居;其一太丘广,行潦纳潢污。”

  • 惊惶无措

    同“惊惶失措”。《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当时未曾开谈,先流下泪来。吓得众人惊惶无措。”《红楼梦》第一一六回:“正走时,只见一人手提宝剑,迎面拦住,说:‘那里走!’吓得宝玉惊惶无措。”见“

  • 苍水贡文章

    同“苍水呈简”。明陈子龙《谒禹陵》诗:“防风膏斧钺,苍水贡文章。”

  • 刻牛伐蜀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汉扬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

  • 焉用彼相

    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

  • 已而已而

    已:止。而:语气助词。 算了吧,算了吧。 表示不屑与人交往。语出《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三论“文人相轻”》:“魏先生却正走到无是非的结论的。他终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