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宋人柳永,初名三变,以填词驰名当世。他与兄弟柳三复、柳三接合称“柳氏
源见“朝三暮四”。谓玩弄手段诈术欺人。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栗,水泊知馋为出鲈。”【典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
同“分茅列土”。《商君书.赏刑》:“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
同“一傅众咻”。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见“一傅众咻”。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最易摇夺。”【词语一齐众楚】 成语:一齐众
《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有赞喻独来独往,摆脱一切世俗,是为至贵之言。后遂用为毫无牵挂的自由人之典。唐.储光羲《献八舅东归》:“独往不可群
同“三教九流”。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汉书.史丹传》:“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凡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室,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初指每战必胜,后则泛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孙子认为,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队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全卒、全伍降服为上策,击
源见“伍胥潮”。指怒潮。清黄景仁《言怀》诗:“静里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
源见“束缊请火”。用为不出儿媳之典。唐白居易《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判》:“虽配无生育,诚合比于断弦;而归靡适从,庶可同于束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