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解狐荐其仇于简主(赵简子,名鞅,春秋后期晋大夫,实为晋国执政者)以为相。其仇以为幸且释己也,乃因往拜谢。狐乃引弓迎而射之,曰:‘夫荐汝,公也,以汝能当之也。夫仇汝,吾私怨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
源见“东施效颦”。形容丑拙之人强学美女之法,弄巧成拙。清李渔《风筝误.贺岁》:“居邻桃叶渡,颦效苎萝村;莺语同招客,梅花伴倚门。”【词语颦效】 汉语大词典:颦效
同“鲁男子”。清李渔《风筝误.梦骇》:“夜奔来敝斋,硬坐中怀,破我鲁男淫戒。”【词语鲁男】 汉语大词典:鲁男
参见:若弼酹江
同“雷琴”。《说郛》卷三一引《贾氏说林》:“雷威斫琴无为山中,以指候之,五音未得,正踌躇间,忽一老人在傍指示曰:‘上短一分,头丰腰杀,巳日施漆,戊日设弦,则庶可鼓矣。’忽不见,自后如法斫之,无不佳绝,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无人驾御的船只。比喻胸怀恬淡旷达。唐骆宾王《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词语虚舟】 汉语大词典:虚舟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修月之斧。清王夫之《沁园春》词:“桂斧谁修,玉砂难碾,琢就玲珑七宝装。”
原意是指以门户之见排斥打击异己,今指宗派主义严重。东汉桓帝时期,宦官专权,朝政黑暗,陈蕃、李膺等遂联合太学生抨击宦官。东汉政府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对这些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进行打击。《后汉书·党锢列传
参见:汉求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