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同“李阳拳”。清袁枚《五人墓》诗:“李阳老拳一挥臂,万手如星撒平地。”
源见“文君沽酒”。美称酒。前蜀牛峤《女冠子》词之二:“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源见“绵上隐”。称颂有功不言禄而避世隐居的崇高志节。南朝 梁任昉《宣德皇后令》:“一马之田,介山之志愈厉。”【词语介山之志】 成语:介山之志汉语大词典:介山之志
同“识荆”。清侯方域《赠梁明府》诗:“旧曾先郭隗,今始识韩荆。”
比喻读书很多,但不会使用的人。陆公,即陆澄(425-494年),字彦渊,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小时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知之甚多,走路、吃饭、睡觉都手不释卷。始为宋太学博士,宋亡,累任齐给事中,尚书等
源见“梁狱上书”。喻指冤狱。清王摅《周参军挽歌》:“可怜未请终军缨,翻教早系邹阳狱。”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为,是。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岳桂传》:“~,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词语民惟邦本】 成语:民惟邦本汉语大词典:民
它山:别的山。《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治。错:磨石。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意为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
《世说新语.轻诋》:“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导)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晋书.王导传》:“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