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剑追财

分剑追财

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引《风俗通》:“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才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女不贤。公病困,思念恐争其财,儿必不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书,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又不肯与。儿诣郡自言求剑。谨案时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辞,因蕡(注:捕)女及婿。省其(公也)手书,顾谓掾吏曰:‘女性强梁,婿复贪鄙。畏贼害其儿,又计小儿正得此则不能全护。故且俾与女,内实寄之耳,不当以剑与之乎!夫剑者,亦所以决断;限年十五者,智力足以自居。度此女、婿,必不复还其剑。当问县官,县官或能证察,得见伸展。此凡庸何能用虑强远如是哉!’悉夺其财,以与子,曰:‘弊女恶婿,温饱十岁,亦已幸矣!’于是论者乃服。”

富翁多智虑,临终之前,请邻人,立遗嘱,留剑赠儿,寄财恶女,这样做既保护了幼子,又埋下伏线,以待日后公断。而太守则明察秋毫,论断公正,追财还剑,使人叹服。后因用为咏明察公断之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知同辕见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猜你喜欢

  • 壮士歌

    同“易水歌”。荆轲壮士,刺秦王,临别歌《易水》,故称“壮士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词语壮士歌】   汉语大词典

  • 嵇氏幼男

    《文卷》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三国魏高士嵇康在拒绝山涛推荐他出仕的信中,谈到了子女

  • 纶音

    同“纶言”。唐刘禹锡《谢赐冬衣表》:“三军挟纩,俯听纶音;九月授衣,载驰天使。”【词语纶音】   汉语大词典:纶音

  • 封胡遏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记载,东晋有名的才女谢道韫轻视她的丈夫王凝之,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刘孝标注:“封胡,谢韶小字;遏末,谢

  • 执盟

    源见“执牛耳”。谓做盟主。清 陈田《明诗纪事戊籤.杨慎》:“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词语执盟】   汉语大词典:执盟

  • 自诒伊戚

    《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诒,通贻,招致。戚,忧伤。自诒伊戚,指自招忧患。《诗序》说,《小明》是大夫悔仕于乱世也。就是后悔不该在乱世中做官。上面所引是第三章的两句,意为:我冒乱世做

  • 破悬虱

    同“精贯虱心”。明高启《青丘子歌》:“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 尚方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人行踪。泛指道士的行踪。元陈旅《送毛真人南还》诗:“左乙象文令虎守,尚方凫舄背人飞。”

  • 更衣恩宠

    源见“子夫入侍”。指后宫受到的宠幸。清钱谦益《仿元微之何处生芳草》诗之四:“更衣恩宠在,搔首恨飞蓬。”

  • 汉仪

    同“汉官仪”。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词语汉仪】   汉语大词典: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