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趾高气扬”。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见“趾高气扬”。《东周列国志》24回:“宰孔视桓公~,似有矜高之色,乃应曰:‘君以为可,谁敢曰不可!’”【词语足高气扬】 成
《晋书.魏舒传》:“〔魏舒〕年四十……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后
同“泣下新亭”。宋陆游《夜泊水村》诗:“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意谓今古月亮只有一个,而今古人事则不断变迁。 表示人生短暂而宇宙无穷。语出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石明月皆如此。”明
亦作“萧墙之患”,意指内乱。《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颛( ㄓㄨㄢ zhuān 专)臾:鲁国的附庸国。萧墙:门屏。当时,季孙是鲁国的大夫,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他的家臣
同“鱼书”。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或叨凤念,不黜鱼缄。”【词语鱼缄】 汉语大词典:鱼缄
《汉书.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草,起草稿。后因以“草太玄”指淡于势利,潜心著述。南朝 宋鲍照《建除诗》:“左右佩金章,
同“甘雨随车”。行县,指出行考察。清毛奇龄《宁国庄太守》诗:“行县雨随宛水暮,搴帷花发敬亭秋。”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高测启事》:“韩昭仕蜀,……粗有文章,至于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于后主。时有朝士李台嘏曰:‘韩八座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折开袜线,没有一条长线。李台嘏因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亦作“倒置干戈”。《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偃革为轩: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