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孙布被

公孙布被

指公孙弘主张节俭,他做官后自己盖用还是用麻布做的被子。后以此典比喻官吏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薛县(今山东滕县南)人。年轻时曾为狱吏,因罪免。家贫,放牧为生。年龄四十岁才学《春秋》杂说。汉武帝即位,召试贤良文学之士,他以贤良征为博士,当时年龄已经六十多岁。公孙弘为人气度非凡,见多识广,常说君王怕的是不开阔广大,臣子怕的是不节俭,公孙弘自己盖用是麻布做的被子,一餐饭不吃两种肉菜。他吃饭仅是脱去皮的粗糙米饭,而老朋友及相好之宾客都仰赖他供给衣食,他的俸禄全都用来供养他们,自己家里没有什么存余。士大夫也因为这一点认为他贤德。此典又作“平津肉”、“餐脱粟”、“布被”、“孙弘被”。

【出典】:

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2950、2951页:“弘为人恢奇(杰出;不寻常)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忧虑;患苦)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chóng虫,重复)肉。”“食一肉脱粟(sù速,脱去皮之糙米)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例句】:

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宋·苏轼《和陶饮酒》之二十:“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宋·苏辙《和柳子玉纸帐》:“京兆牛衣聊可籍,公孙布被旋须缝。” 宋·陆游《初寒》:“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 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主谓 汉公孙弘勤俭节约,位居三公还穿布衣。语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布被,食不重肉……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褒义。用于描写节俭。


【典源】《史记·平津侯列传》:“ (公孙)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弘) 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汉书·公孙弘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汉武帝时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认为做臣子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自己盖布被子,吃饭只有一个肉菜,饭是仅脱去皮的小米饭,用自己的俸禄供给宾客,家中没有积蓄。参见〖公孙开阁〗。

【释义】后以此典称扬官吏生活俭朴,严于律己。

【典形】 布被、餐脱粟、公孙布被、平津肉、孙弘被。

【示例】

〔布被〕 宋·陆游《初寒》:“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

〔餐脱粟〕 宋·苏轼《和陶饮酒》之二十:“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公孙布被〕 宋·苏辙《和柳子玉纸帐》:“京兆牛衣聊可籍,公孙布被旋须缝。”

〔平津肉〕 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孙弘被〕 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猜你喜欢

  • 跖犬吠尧

    跖,传说中春秋时期的著名盗贼;尧,传说中的古代圣明之君。跖犬吠尧,意谓各为其主,而不管好人坏人。齐国将领田单率军破燕,恢复齐国七十余城,因而受封为安平君,掌握齐国军政大权。这时,齐国一个叫貂勃的臣子和

  • 管城子无食肉相

    管城子:毛笔的别名。唐韩愈《毛颖传》云:“秦皇帝使(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这里借指读书人。食肉相:意即封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言曰:‘生燕颔虎颈,

  • 顺非而泽

    泽:润色。 对于错误的言行,不仅表示顺从,而且还加以润饰。语出《荀子.宥坐》:“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魏书.李谧传》:“

  • 回禄

    源见“祝融”。又《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指传说中的火神。后用以指火灾。《官场现形记》三七回:“刘道老太爷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家累又重得很,自遭回禄之后,家产一无

  • 郑校人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后以“郑校人”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宋张师正

  • 仙氅

    同“仙人氅”。唐郑谷《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词语仙氅】   汉语大词典:仙氅

  • 三移教子

    源见“孟母择邻”。谓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子女。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为甚我教你看诗书、习经史?俺待学孟母三移教子。”

  • 句漏令

    《晋书.葛洪传》:“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句,也作勾。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好仙道养生

  • 天南翼

    同“天池翼”。宋陈师道《赠寇国宝》诗:“留年看举天南翼,过目先空冀北群。”

  • 天之骄子

    《汉书.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骄子:上天的宠儿。汉时,匈奴人自称为“天之骄子”,意为匈奴为天所骄宠,故极强盛。后泛指边疆地区强盛慓悍的少数民族。现在则专指非常勇猛或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