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倚天长剑

倚天长剑

古文苑》卷二战国楚.宋玉《大言赋》:“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楚人宋玉在《大言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剑之长者上可倚天。后遂用为咏剑、将士、侠客之典。

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以长剑须天倚。”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诗:“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唐.鲍溶《述票上太原严尚书缓》诗:“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


【典源】 楚·宋玉《大言赋》:“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今译】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等文学侍从之臣游于阳云之台,襄王说:“能给我讲出大话的坐上座。”宋玉说:“以方的大地当作车,以圆的天当作车盖,手持光闪闪的长剑,倚在天边。”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有大志向、大才华,纵横凌绝世上。

【典形】 碧天长剑、长剑倚、长剑倚天外、倚长剑、倚剑白云天、倚剑凌空、倚剑气凌云、倚剑天外、倚天长剑、倚天剑、长剑须天倚、长剑出天外、长剑倚青空、倚剑青云、耿长剑、天外倚。【示例】

〔碧天长剑〕 元·虞集《苏武慢·和冯尊师》:“老矣浮丘,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

〔长剑倚〕 清·郑文焯《贺新郎·秋恨》:“好江山换了啼鹃血。长剑倚,向谁说?”

〔长剑倚天外〕魏·阮籍《咏怀》之三十八:“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倚长剑〕 唐·虞世南《出塞》:“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倚剑凌空〕 宋·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九日》:“锵金绝世诗情妙,倚剑凌空隶墨鲜。”

〔倚剑气凌云〕 唐·刘长卿《疲兵篇》:“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

〔倚剑天外〕 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 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倚天长剑〕 金·元好问《双峰竞秀图》:“安得北风吹雨去,倚天长剑看峥嵘。”

〔倚天剑〕 唐·李白 《临江王节士歌》:“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猜你喜欢

  •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识( ㄓˋ zhì ):同“记”。 君子要多记取前贤的言论,往圣的事迹,用来蓄聚美好品德。语出《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颖达疏:“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

  • 锦囊还矢

    源见“锦囊三矢”。指破敌复仇凯旋告捷。柳亚子有《十一月二十九日为邓择生先烈殉国南都十六周忌辰赋诗遥奠锦囊还矢仇头告庙之日知不逾明岁今朝矣》诗。【词语锦囊还矢】  成语:锦囊还矢汉语大词典:锦囊还矢

  • 楚老

    《汉书.两龚传》:“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

  • 靡风

    源见“风行草偃”。谓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形容极其容易。《新唐书.李训郑注等传赞》:“训因王守澄以进,此时出入北军,若以上意说诸将,易如靡风。”【词语靡风】   汉语大词典:靡风

  • 荀氏风流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河颙异之,曰:‘王佐才也。’”“

  • 顾命

    《书.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孔传:“临终之命曰顾命。”孔颖达疏:“顾是将去之意,此言临终之命曰顾命,言临将死去回顾而为语也。”后因以“顾命”谓临终遗言,多用以称帝

  • 圆寂

    梵文“涅槃”的意义,佛教所宣扬的最高境界,即“圆满”(具备)一切“清静功德”,寂(熄)灭一切烦恼。后来又称佛或僧人的死为“圆寂”。唐代释义净《大宝积经》:“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僧人之死谓之 “圆寂”

  • 秦人策

    源见“绕朝策”。秦人所送马鞭,意谓赠别。唐杜甫《别苏徯》诗:“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词语秦人策】   汉语大词典:秦人策

  • 鹄鼎

    《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帝乃绛观,下逢伊挚。”注引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修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缘,借助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同“塞翁失马”。《镜花缘》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其他 义同“塞翁失马”。《镜花缘》7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含有福祸互相转化的哲理。→祸兮福所倚,福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