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

借指人没有孩子。邓攸(?-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南部襄汾县一带)人。七岁丧父,不久母亲、祖母相继亡故,和弟弟相依为命。后被镇军贾混提拔,官至河东太守。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被石勒俘虏,任命为参军,并给以车马。后邓攸趁石勒率众渡河之机,砍坏车子,以马、牛驮着家人逃跑,路上遇到强盗,牛、马被抢,只好步行。邓攸用担子挑着侄子和儿子,料想在如此困境中两个孩子不可能都保全下来,对妻子说:“我弟弟死得早,只有这一个儿子,按理不应该让弟弟绝后,只能把我们的孩子丢掉了。如果我们有幸生存下来,以后还会有儿子的。”妻子哭着答应了。可是儿子早上被扔掉,晚上又追了上来。第二天出发时,邓伯道把儿子拴在树上,领着侄儿离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伯道终于没能有儿子。当时人们很钦佩他的义气,又同情他没有后代,都说:“老天不懂道理,使邓伯道无子。”后人也用“伯道无儿”表示德高望重之人没有后代。

【出典】:

晋书》卷90《邓攸传》2340页:“攸弃子之后,……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例句】:

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明·曾邱瑞《运壁记·挥麈驱车》:“若乃伯道无儿,亦自天数。”


主谓 晋邓攸字伯道,携子侄逃难,不能两全,乃牺牲其子,携侄以行,以其弟早死仅此侄儿。后邓攸终无子。旧时喻无子者,亦称“伯道之忧”。《晋书·邓攸传》:“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 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攸素有德行,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可保家。”△多用于道德方面。


【词语伯道无儿】  成语:伯道无儿汉语词典:伯道无儿

猜你喜欢

  • 填桥乌鹊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媒人或撮合者。清李渔《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

  • 含沙喷射

    同“含沙射影”。清无名氏《偷甲记.会策》:“既为一殿之臣,岂又含沙喷射!”

  • 书驴券

    同“博士买驴”。宋陆游《自诒》诗:“不解书驴券,安能问马曹?”

  • 起而攻之

    参见“群起而攻之”。

  • 下泽车

    《后汉书.马援传》:“(援)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唐.李贤注:“《周礼》曰:‘车人为车

  • 陈琳檄

    源见“檄医头疾”。美称檄文。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明 邵璨《香囊记.点将》:“一卷吕公书,七纸陈琳檄。甲兵十万在胸中,笔底收功绩。”【词语陈琳檄】   汉语大词典:

  • 万里宝刀

    《初学记》卷二十引三国吴.谢承《后汉后》:“武陵武溪蛮夷作难,诏遣车骑将军冯绲南征。绲表应奉金错刀一具。”《后汉书.应奉传》:“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拜从事中郎。”唐.李贤注

  • 戴笠乘马

    同“乘车戴笠”。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志合风云,戴笠均乎乘马;情谐道术,忘筌贵乎得鱼。”

  • 克己复礼

    克,克制,约束:复,恢复。克己复礼,即约束并克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尽量符合传统礼义规范。这是孔子提倡的儒家修养方式。颜渊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

  • 四郊多垒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东汉.郑玄注:“辱其谋人之国不能安也。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古人认为,都城四郊如果存留着许多作战的壁垒,说明国家受到敌人的侵略,这是当权者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