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

借指人没有孩子。邓攸(?-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南部襄汾县一带)人。七岁丧父,不久母亲、祖母相继亡故,和弟弟相依为命。后被镇军贾混提拔,官至河东太守。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被石勒俘虏,任命为参军,并给以车马。后邓攸趁石勒率众渡河之机,砍坏车子,以马、牛驮着家人逃跑,路上遇到强盗,牛、马被抢,只好步行。邓攸用担子挑着侄子和儿子,料想在如此困境中两个孩子不可能都保全下来,对妻子说:“我弟弟死得早,只有这一个儿子,按理不应该让弟弟绝后,只能把我们的孩子丢掉了。如果我们有幸生存下来,以后还会有儿子的。”妻子哭着答应了。可是儿子早上被扔掉,晚上又追了上来。第二天出发时,邓伯道把儿子拴在树上,领着侄儿离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伯道终于没能有儿子。当时人们很钦佩他的义气,又同情他没有后代,都说:“老天不懂道理,使邓伯道无子。”后人也用“伯道无儿”表示德高望重之人没有后代。

【出典】:

晋书》卷90《邓攸传》2340页:“攸弃子之后,……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例句】:

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明·曾邱瑞《运壁记·挥麈驱车》:“若乃伯道无儿,亦自天数。”


主谓 晋邓攸字伯道,携子侄逃难,不能两全,乃牺牲其子,携侄以行,以其弟早死仅此侄儿。后邓攸终无子。旧时喻无子者,亦称“伯道之忧”。《晋书·邓攸传》:“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 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攸素有德行,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可保家。”△多用于道德方面。


【词语伯道无儿】  成语:伯道无儿汉语词典:伯道无儿

猜你喜欢

  • 桥山龙去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帝王崩逝。清方文《寄从子明圃》诗:“桥山龙去普天悲,怪尔家庭论独奇。”

  • 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资治通鉴·陈纪·武帝永定三年》:“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 丈夫~?”

  • 门户之见

    门户:宗派、派别。维护宗派利益的偏见。出自隋末唐初时人韦云起之事迹。韦云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仁寿初为通事舍入,大业初改任谒者。他曾上书隋炀帝说:现在朝廷里山东人很多

  • 饭山瘦

    源见“饭颗山”。指作诗辛苦,使身体消瘦。宋苏轼《答孔周翰求书与诗》诗:“征西自有家鸡肥,太白应惊饭山瘦。”

  •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朕( ㄓㄣˋ zhèn ):古人自称之词。自秦始皇以后,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躬:身。 天下万方如有罪,都归我一身来承担。 古代帝王罪己之辞。语出《书.汤诰》:“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

  • 衣不重帛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衣不重帛,指不重穿丝织品的衣服,以示节俭。后用为咏节俭之典。唐.房玄龄《晋书.刘超传》:“加以处

  • 秋萤照宿

    《汉书.孝灵帝纪》:“(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诸宦者。庚午,张让、段珪等劫少帝(注:少帝名刘辩,为汉献帝刘协之兄)及陈留王(注:即刘协)幸北

  • 荀家

    《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晋中书监荀勖

  • 虚弦落雁

    源见“空弦落雁”。称赞箭艺精湛。宋黄庭坚《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词:“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 操刀资

    源见“操刀伤锦”。喻指为官治政的本领。明皇甫汸《过武城言子祠》诗:“谅乏操刀资,惧贻制锦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