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仲两喈

伯仲两喈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风俗通》:“陈国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不同否)?’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遂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盖亲密无过夫妇,然尚如此,况于初未相见,而责先识之乎。”(按:今本汉.应劭《风俗通义》无此文)

伯喈与弟仲喈相貌酷似,以至即使仲喈妇亦常发生错认。后因用为酷似难辨的典故。

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无午未二时之分(《嫏嬛记》卷上引《文粹拾遗》注此曰:“任文二子孪生,德卿生于午,道卿生于未。”),有伯仲两喈之似(按:楷误)。”


猜你喜欢

  • 铅刀用

    同“铅刀一割”。赵朴初《周总理挽诗》:“我惭驽骀姿,期效铅刀用。”

  • 冤家路窄

    有冤仇的人或者不愿相见的人,偏偏不期而遇,而又无可回避。《西游记》第四十五回:“我等各喝了一口,尝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却走了。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窄’也!”主谓 冤家,仇人、对头。偏偏在狭

  • 折步

    同“折腰步”。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词语折步】   汉语大词典:折步

  • 郑家诗婢

    同“郑玄家婢”。沈昌直《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诗之二:“此是郑家诗婢子,休将薄诉恼先生。”【词语郑家诗婢】  成语:郑家诗婢汉语大词典:郑家诗婢

  • 任昉笺

    笺(jiān坚):文体名称,书扎、奏记之类。奏笺多用以上皇后、太子、诸王。任昉(460-508年),字彦昇,东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历任宜兴、新安太守等职。梁文学家,以表、奏、

  • 勿忘在莒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桓公(齐桓公,即齐公子小白,春秋时五霸之一)与管仲、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宁或作‘寗’,见‘宁戚饭牛’)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

  • 桂林一枝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桂林一枝”比喻人清贵拔俗,非同一般。科举时代

  • 敦牂

    十二支中“午”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ㄗㄤ zāng 赃)。”【词语敦牂】   汉语大词典:敦牂

  • 集泮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孔颖达疏:“彼飞鸮恶声之鸟,今来集止于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宫之桑黮,归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从化。”后因以“集泮”比喻受教化。

  • 后甲

    《易.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朱熹本义:“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后因以“后甲”指下午。唐李邕《日赋》:“既中时而必[⿱篲火],亦后甲而见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