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伍胥抉目

伍胥抉目

抉(jué绝):挖出。此典指伍子胥被谗害自杀,死前告诉人将自己眼睛挖出,放在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城楼上,看着越人攻入吴都,灭亡吴国。后以此典比喻忠臣贤人被谄害;或比喻忠良赤诚报国,至死不移。伍子胥(?——前484年),姓伍名员,字子胥,后因功封于申,又称申胥。春秋末吴国贤臣,曾劝说吴王夫差乘胜灭越,不许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不听。后吴王夫差出兵中原与齐国争霸,伍子胥又劝阻,认为放弃心腹之患的越国,去远攻齐国,将要后悔莫及。吴王夫差听信宠臣伯嚭(pǐ痞)谗言,赐剑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仰天叹息说:“唉!说人坏话之小人伯嚭作乱,吴王却反要诛杀我!我辅你父亲称霸。自你还没有确定为王位继承人时,各位公子们争夺太子之位置,我拚死命在先王面前力争,几乎不得立为太子。你被立为太子后,想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却不敢奢望。然而,现在你却听信谄媚小臣之坏话来杀害长辈。”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一定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zǐ子)树,使它能够制作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东门城楼上,看着越人攻入都城灭亡吴国。”于是伍子胥用剑自杀而死。此典又作“伍员头”、“抉眼”、“忠臣抉目”、“抉眼胥门”。

【出典】:

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2180页:“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chán缠,说坏话)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yú鱼,谄媚)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门客)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梓器,棺材。伍子胥预测吴国必亡);而抉吾眼县(通“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刭(jǐǐng井,用剑割脖子)死。”

【例句】:

唐·李绅《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 宋·陆游《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元·萨都拉《姑苏台怀古》:“忠臣抉目挂东门,可退越家兵伍。” 清·吴伟业《观棋》之三:“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典源】《国语·吴语》:“申胥释剑而对曰:‘……员 (yun)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而抉吾眼县 (悬) 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人灭吴也。’乃自刭死。”

【今译】 伍子胥,名员 (yun),他忧虑越国入侵,屡次进谏吴王,吴王不予采纳,反而听信伯嚭等人的谗毁,派使者赐子胥属镂剑,令其自刎。临终前,子胥对他的门客说:“我死后,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以便将来可以做棺材,还要把我的眼睛挖下挂在吴都东门上,让我亲眼看着越兵攻入,吴国灭亡。”说完便伏剑自杀了。申胥,即伍子胥。

【释义】 后以此典指忠臣含冤被害:或形容臣子忠心为国。

【典形】 抉眼、抉眼胥门、伍胥抉目、伍员头、忠臣抉目、蒿目、抉目伍员。

【示例】

〔抉眼〕 宋·陆游《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抉眼胥门〕 清·吴伟业《观棋》之三:“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伍胥抉目〕 唐·李绅 《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

越。”

〔伍员头〕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

〔忠臣抉目〕 元·萨都拉《姑苏台怀古》:“忠臣抉目挂东门,可退越家兵伍。”


猜你喜欢

  • 崩角

    《书.泰誓中》:“百姓懔懔,如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孔颖达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头角然。”后因以“崩角”形容恐惧不安。唐张说《圣德颂》:

  • 校尉厨

    《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厨”代指美酒。宋周必大《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次韵》:“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词

  • 康成婢子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慎鸾交.弃旧》:“我若不中探花呵,漫道是飞琼在天,英 皇不全,则这康成婢子也无由见。”

  • 去鲁怀土

    同“去鲁迟迟”。宋米友仁《点绛唇》词:“淡烟疏雨,去鲁方怀土。”

  • 凄风冷雨

    同“凄风苦雨”。鲁迅《呐喊.端午节》:“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见“凄风苦雨”。元·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3折

  • 挂瓢隐舜

    同“挂瓢”。唐骆宾王《秋日与群公宴序》:“昔挂瓢隐舜,蹈箕山而不归;结组逃齐,泛沧波而长往。”

  • 鱼龙百变

    源见“鱼龙漫衍”。形容变化多端。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昌黎文无不根据经籍,而议论仍未尝袭前人陈言,故下笔如鱼龙百变。”主谓 鱼龙,古代一种由鱼化为龙的杂戏。形容变化多端,十分精彩。清·何焯《

  • 山梁

    同“山雌”。汉枚乘《七发》:“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词语山梁】   汉语大词典:山梁

  • 海客槎

    同“海上仙槎”。清 丘逢甲《再叠前韵》诗:“玄霜夜捣姮娥药,银汉秋回海客槎。”

  • 屠羊肆

    源见“屠羊自足”。借指卑贱之业。宋陆游《梦笔驿》诗:“可怜钓鳌客,终返屠羊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