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源见“相濡以沫”。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味互相湿润,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偏正 濡,沾湿,润泽。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陆星儿《达紫香悄悄地开了》:“这几年,再也没有了那时的艰苦,也就没有了在共度艰苦中~的和乐。”△褒义。用于人际关系,双方多为至亲至爱者。→相濡以沫 濡沫涸辙


【典源】《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 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今译】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吐着唾沫,用唾沫相互湿润,这也不如在江湖中谁也不管谁地生活。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在危难困境中互相救助; 也以“江海相忘”等指互相分离。

【典形】 涸溜、湖海相忘、惠沫、江海相忘、聚沫、沫相濡、濡沫、濡呴,相濡沫、相儒相呴、相忘鳞、呴沫、以沫相濡、鱼吹沫、鱼沫、相忘渺淮海、江湖鱼有沫、相忘江湖、江湖相忘、贷沫鳞、煦沫鳞。

【示例】

〔涸溜〕 唐·元稹《三月三十日程氏馆》:“涸溜沾濡沫,余光照死灰。”

〔湖海相忘〕 宋·陈师道《寄都下故人示三子安》:“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惠沫〕 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之一:“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江海相忘〕 宋·苏轼《送穆岳州》:“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公松柏蔚苍颜。”

〔聚沫〕 宋·苏轼《和陶还旧居》:“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沫相濡〕 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共矜名已泰,谁肯沫相濡。”

〔濡沫〕 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濡沫情虽密,登门志已辽。”

〔濡呴〕 清·王鹏运《浪淘沙》:“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 慰劳生。”

〔相濡相呴〕 金·元好问《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相濡相呴尚可活,轹釜何曾厌求索。”

〔相忘鳞〕 清·李颙《经涡路作》:“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呴沫〕 唐·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寂寞相呴沫,浩荡报恩珠。”

〔以洙相濡〕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鱼吹沫〕 宋·黄庭坚《次韵道辅双岭见寄》:“生涯鱼吹沫,文彩豹藏雾。”

〔鱼沫〕 宋·范成大 《喜沈叔晦至》:“江湖几鱼沫,风雨一鸡鸣。”


【词语以沫相濡】  成语:以沫相濡汉语词典:以沫相濡

猜你喜欢

  • 冰上人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艺术.索紞传》:索紞“明阴阳天文,善术数占候”,常为人占梦。“孝廉令孤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索)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二语引自《诗经.邶风

  • 掇蜂

    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卷二十八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善注引《说苑》:“王国君,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兄弟相爱。后母欲其子为太子,言王曰:‘伯奇爱妾,王上台视之。’后

  • 落帽客

    源见“孟嘉落帽”。指风流潇洒之人。唐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 何武去思

    去思:对离职官吏的怀念。西汉大臣何武多年任地方官员,后调到朝廷,先后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举报各级官吏)、京兆尹(京都长安附近地区的长官)、御史大夫(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察、弹劾)、大司空(三公之一,负

  • 市钳

    源见“楚筵辞醴”。谓以铁制刑具束颈游街。指无端遭罪受辱。金元好问《感事》诗:“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 长舌妇

    源见“长舌”。谓好说闲话、搬弄是非的女人。《聊斋志异.凤仙》:“若不从去,恐长舌妇造黑白也。”见“长舌妇人”。《醒世恒言》卷34:“都是你那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开口。”【词语长舌妇】  成语:长舌

  • 苏生北海

    同“苏武节”。清顾炎武《千官》诗之一:“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 北海边。”

  • 寝苫枕块

    《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苫:草垫子。块:土块。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古代宗法制度下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唐.刘禹锡《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迎柩于路,仰天长号,因葬于洛阳之邙山

  • 大翼

    《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在《逍遥游》篇中

  • 梧桐尾

    源见“焦尾琴”。指良琴。唐无名氏《听琴》诗:“六律铿锵间宫徵,伶伦写入梧桐尾。”【词语梧桐尾】   汉语大词典:梧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