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比喻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助长已成的气势。《汉书.礼乐志》:“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俞:同“愈”。亦作“以汤沃沸”。《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


见“以汤沃沸”。《汉书·董仲舒传》:“如~,抱薪救火,愈甚亡盖也。”


【词语以汤止沸】  成语:以汤止沸汉语词典:以汤止沸

猜你喜欢

  • 彩衣娱白发

    同“彩衣娱亲”。明唐寅《寿严民望母八十》诗:“阶暗彩衣娱白发,月明黄鹤下青天。”

  • 蝶入枕

    同“蝶梦”。宋陆游《连夕熟睡戏书》诗:“蝶入三更枕,龟榰八尺床。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

  •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二刻拍案惊奇》卷19:“~。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词语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成语: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 江涵秋影雁初飞

    江水里涵泳着秋色,此时鸿雁掠影开始南飞。 形容秋季水天一色,鸿雁掠影的优美景色。语出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宋.苏轼《定风波》:

  • 头出头没

    《五灯会元.投子同禅师法嗣》:“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后用以比喻追随世俗。宋陈亮《乙巳秋答朱元晦秘书熹书》:“而秘书必谓汉 唐并无些子本领,只是头出头没,偶有暗合处。

  • 季札观辞

    同“季札聆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已。”

  • 湘波瑟

    同“湘灵鼓瑟”。宋韩元吉《满江红.再至丹阳》词:“暮雨不成巫峡梦,数峰还认湘波瑟。”

  • 避债台

    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载周代“有逃债之台”,唐颜师古注引汉服虔语:“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战国时,周赧王负债甚多,无法归还,被债主逼迫得躲在台上,不敢

  • 脍炙

    《孟子.尽心下》:“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脍炙,原指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汉枚乘《七发》:“羞炰脍炙,以御宾客。”后亦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宋司马光《

  • 曲子压和凝

    源见“曲子相公”。称誉曲子之佳美。宋刘克庄《临江仙.己酉和实之灯夕》词:“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等闲曲子压和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