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仙山楼阁

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八:“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并列 神仙居住的大山、楼阁。比喻虚无缥缈的幻境。鲁迅《呐喊·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渺得像一座~,满被红霞罩着了。”△褒义。用于形容奇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琼楼玉阁。也作“仙山琼阁”。


【词语仙山楼阁】  成语:仙山楼阁汉语词典:仙山楼阁

猜你喜欢

  • 吾谁与归

    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同道。 我和谁同道! 慨叹同道者的难得。语出《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礼记.檀弓下》引同。宋.徐铉《大唐故匡时启

  • 使臣槎

    同“使槎”。清黄遵宪《大狱四首》之四:“疏防司理馆,谢罪使臣槎。”

  • 梁州梦契

    唐.孟棨《本事诗.徵异》:“元相公稹为御史,鞠狱梓潼(鞠通鞫,鞠狱,审讯犯人)。时白尚书在京与名辈游慈恩,小酌花下,为诗寄元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时元

  • 赵高谋李斯

    《史记.李斯列传》:“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取决于赵高。……赵高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

  • 耳食之论

    源见“耳食”。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一》:“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偏正 耳食,用耳朵吃饭,表示不知食物滋味。仅是听来的言论,并不真正了解,也没确凿根据

  • 猎渭

    源见“非熊兆”。谓获得贤才。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筑岩发梦寐,猎渭非熊螭。”【词语猎渭】   汉语大词典:猎渭

  • 鸡黍约

    谢承《后汉书》卷五“范式”:“范式字巨卿,一名汜,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邵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春别京师,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以秋为期。至九月十

  • 耳热歌

    源见“击缶歌乌乌”。指狂放之歌。清钱谦益《奉赠太傅崇明侯》诗之二:“挥毫烂熳头风檄,击缶苍茫耳热歌。”

  • 问舍

    同“求田问舍”。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天下英雄输问舍,地中山海偏登楼。”

  • 蜀客知踪迹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蜀人严君平知乘槎人到天河事。宋刘筠《戊申年七夕》诗之三:“岂惟蜀客知踪迹,更问庭中晒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