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京洛风尘

京洛风尘

同“京洛尘”。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诗:“京洛风尘久,江 淮音信稀。”


【典源】《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修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隆思辞心曲,沉欢滞不起。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

【今译】 晋代陆机有《为顾彦先赠妇》诗,诗中讲,辞家远行去游历,悠悠远隔三千里。京城洛阳多风尘,白衣染得黑又黑。修身愁苦又忧伤,我是多么怀念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风尘仆仆奔走京城; 也泛指京城的烦嚣尘世。

【典形】 长安尘、尘起洛阳风、帝京尘、二京尘、风尘化客衣、京尘、京洛尘、京洛风尘、京洛化衣、京洛土、京洛衣尘、洛尘、洛城尘、洛阳尘、染缁尘、素衣尘、素衣化缁、西京尘、缁尘、洛阳城里尘、京华多尘土、京洛缁尘、京洛红尘、素衣缁、京路尘、京尘梦、困尘缁、衣染洛尘、素衣垢。

【示例】

〔长安尘〕 清·黄景仁《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郎吟襆被上车去,衣上薄污长安尘。”

〔尘起洛阳风〕 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

〔帝京尘〕 唐·柳宗元《梅雨》:“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二京尘〕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风尘化客衣〕 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京尘〕 金·元好问《与冯吕饮秋香亭》:“庞眉书客感秋蓬,更在京尘澒洞中。”

〔京洛风尘〕 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京洛风尘久,江淮音信稀。”

〔京洛化衣〕 宋·陆游《初春出游戏作》:“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伎有诗传。”

〔京洛土〕 清·黄景仁《金缕曲》:“抵死不沾京洛土,算从头,作计输公等。”

〔京洛衣尘〕 唐·赵嘏《经无锡县醉后吟》:“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洛尘〕 宋·刘筠《送客不及》:“只自河梁传怨曲,洛尘千古化征衣。”

〔洛城尘〕 唐·杜牧《宣城送萧兵曹》:“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洛阳尘〕 唐·薛据《落第后口号》:“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染缁尘〕 宋·张炎《征招·答仇山村见寄》:“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素衣尘〕 宋·陆游《晨起》:“远游端可继,敢恨素衣尘。”

〔素衣化缁〕 清·曹庭枢《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山鬼笑人文不灵,素衣化缁衫犹青。”

〔西京尘〕 唐·孟郊《自商行谒复州卢》:“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缁尘〕 南朝齐·谢眺《酬王晋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猜你喜欢

  • 敛怨

    《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后以“敛怨”谓招惹怨恨。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不得赊取抑配,因兹敛怨扰人。”《宋史.河渠志一》:“或物以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寻已罢

  • 北风之恋

    源见“代马依风”。指对故土的怀念。《周书.杜杲传》:“长湖公军人等虽筑馆处之,然恐不能无北风之恋。王褒、庾信之徒既羁旅关中,亦当有南枝之思耳。”偏正 比喻对故乡旧土的怀念。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骊龙之魄

    源见“探骊得珠”。指骊珠,宝珠。唐王棨《缀珠为烛赋》:“司烜氏却朱火之耀,守藏吏进骊龙之魄。”

  • 斧政

    同“斧正”。政,通“正”。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词语斧政】   汉语大词典:斧政

  • 羊头

    同“羊胃羊头”。陈世宜《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虬髯不作扶馀王,羊头早薄骑都尉。”【词语羊头】   汉语大词典:羊头

  • 玉俱焚

    同“玉石俱焚”。唐韦蟾《上元》诗之二:“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 潘岳貌

    同“潘安貌”。唐祖咏《赠苗发员外》诗:”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 修禊饮

    源见“兰亭会”。指古俗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濯,以驱除不祥,并饮酒嬉游的活动。宋柳永《如鱼水》词之一:“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紫薇郎,修禊饮,且乐仙乡。”

  • 镜约

    源见“破镜重圆”。指夫妻分离时的信约。宋谢逸《踏莎行》词:“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

  •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汉.刘向《说苑.权谋》:“韩昭侯造作高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