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亡羊歧路

亡羊歧路

源见“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难以找到正确方向,易入歧途。柳亚子《读史》诗之二:“大错无端铸六州,亡羊歧路误清流。”


【词语亡羊歧路】  成语:亡羊歧路

猜你喜欢

  • 雁传书

    同“雁足传书”。宋秦观《阮郎归》词:“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 袁安室

    同“袁安门”。明李梦阳《立春前一日雪柬黄子》诗:“梅花故傍袁安室,柳色潜回郑綮桥。”

  • 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安排。泰山之安:比喻安稳如泰山。 不动声色,把国家安排得稳如泰山。 古时赞美宰相的政治风度和治国才能。语出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

  • 平康巷

    同“平康”。《古今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镇日只在湖上游荡,闲时未免又在博场中顽耍,也不免平康巷中走走。”【词语平康巷】   汉语大词典:平康巷

  • 孙山落第

    源见“名落孙山”。谓应该考中的人却未中。清蒲松龄《邀孙学师景夏饮东阁小启》:“学宫之堂构未竣,故使孙山落第。”

  • 琴好

    源见“琴瑟”。谓琴瑟和好,比喻夫妇和睦。清龚自珍《与江居士笺》:“陈饿夫之晨呻于九宾鼎食之席,则叱矣;诉寡女之夜哭于房中瑟好之家,则谇矣。”【词语琴好】   汉语大词典:琴好

  • 死无葬身之所

    参见:死无葬身之地见“死无葬身之地”。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了。”【词语死无葬身之所】  成语:死无葬身之所汉语大词典:死无葬身之所

  • 沫相濡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于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中有以旱地之鱼以口沫互相润湿为喻,论说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寓言故事。后以“沫相濡”比喻人在困难中应互相帮助。唐.骆宾王

  • 献子虚

    源见“子虚乌有”。指向朝廷展现才华。子虚,《子虚赋》的省称,借指文学才华。唐张乔《题友人草堂》诗:“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 不得要领

    要(yāo腰):古“腰”字。领:衣领。原意指旧时长衣提起衣腰和衣领,衣襟和衣袖自然平贴。此典指张骞(qiān千)出使月氏(YuèZhī越枝,也作“月氐”、“月支”,我国古代北方西部民族。秦、汉之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