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侯鲭

五侯鲭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鲭,同?,是鱼和肉合烹的美食),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汉成帝时,同日封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为侯王,号五侯。他们兄弟之间关系不睦,平时各门宾客都不互相往来。独有娄护能言善辩,却博得五家的欢心,各家都争以珍美的饮食招待他。他把精美的菜肴合在一起,世人称之为“五侯鲭”。后以“五侯鲭”泛称美味佳肴。也可引申比喻他事之合味。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诗:“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苏文忠诗合注》卷二十二)。


【典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 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竟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 (zheng),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晋·裴启《语林》:“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

【今译】 汉代楼 (娄) 护 (字君卿)善于交游,言词多辩,当时有五诸侯兄弟争名,宾客不能同时来往于各家,只有楼护能与五侯同时交好,得到他们的欢心。五侯争相馈赠给他美食,他将五家的肴馔合在一起,称为五侯鲭,成为美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交游显贵;也用以指美味。

【典形】 饭鲭、侯鲭、侯鲭染指、五侯鲭、消受余鲭、传食诸侯、腥鲭、交欢五侯。

【示例】

〔饭鲭〕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异县期回雁,登时已饭鲭。”

〔侯鲭) 清·唐孙华《昆山徐侍御枉过留饮》:“乍辞列鼎侯鲭味,来试贫家瓠叶羹。”

〔侯鲭染指〕 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五:“侯鲭染指惭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五侯鲭〕 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之二:“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消受余鲭〕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消受余鲭有楼护,隔筵中垒漫劳招。”


【词语五侯鲭】   汉语词典:五侯鲭

猜你喜欢

  • 回日

    同“回天倒日”。柳亚子《三哀诗》之二:“填波精卫意,回日鲁阳谋。”【词语回日】   汉语大词典:回日

  • 灰无焰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无力挣扎。唐罗隐《村桥》诗:“心寒已分灰无焰,事往曾将水共流。”

  • 公侯复

    《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辛廖占之,曰:‘吉……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晋.杜预注:“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晋大夫辛瘳为毕万占卜,他视兆之后说卦象吉利,公侯之后必能复

  • 一尺布,尚可缝

    汉孝文帝时,民间作歌讽喻汉文帝对他的兄弟淮南王不能相容。《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淮南厉王:汉高祖刘邦少子,名

  • 纱囊聚萤

    源见“囊萤照读”。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明沈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还赢偷光凿壁,且胜纱囊聚萤。”

  • 剑龙

    源见“虎吼龙鸣”。美称剑。以古时之剑有化为龙者,故云剑龙。唐李贺《吕将军歌》:“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词语剑龙】   汉语大词典:剑龙

  • 衽席

    《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成玄英疏:“衽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衽席,床褥,卧席。后因以“衽席”借指男女色欲之事。《新唐书.高宗纪赞》

  • 螳螂黄雀

    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水浒传》四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盖机械之心一萌,鬼遂以机械之心从而应

  • 同销万古愁

    销:熔化。万古:千秋万代,极言长久。 一起销熔无尽的愁思。 意谓酒能销尽一切愁思。语出唐.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宋.晁端礼《百宝装》:“一尊潋滟西风里

  • 藏娇金屋

    同“阿娇金屋”。傅熊湘《哲夫为天梅画所眷张妹置万山中局势奇绝》诗之一:“藏娇金屋殊嫌俗,不及幽兰涧底香。”见“金屋贮娇”。清·钱泳《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结客少年曳珠履,~皆绮罗。”【词语藏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