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疏还乡

二疏还乡

二疏,西汉大臣疏广和侄子疏受,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人。汉宣帝时,疏广任太子太傅,疏受任太子少傅。叔侄同任太子的老师,朝廷上下以为美谈。5年后,太子12岁,已通晓《论语》和《孝经》。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者不会遭受羞辱,适可而止者不会陷于困境。’‘功成身退,合于天道。’现在我们岁俸二千石,功成名就,此时不辞官,恐后悔不及。我们告老辞官,返回故乡,以终天年,不是很好吗?”疏受叩头从命。后来皇帝批准他们告老还乡,赐给黄金20斤,太子赠给黄金50斤。在东都门外为二疏送行的车有几百辆。人们都交口称赞他们有贤德。后以此典称颂功成身退的美德。

【出典】:

汉书》卷71《疏广传》3039、3040页:“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知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例句】:

晋·张协《咏史》:“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洛阳征五隐,东都别二贤。” 唐·魏征《隋书·韦世康传》:“欲追纵二疏,伏奉尊命。” 唐·李白《拟古十二首》之5:“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唐·杜甫《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唐·吴筠《览古》:“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 唐·白居易《长乐亭留别》:“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渐继二疏欢。” 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唐·杜光庭《怀今古》:“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宋·陈师道《上晁主客》:“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宋·沈瀛《减字木兰花·二劝》:“酒巡未止,听说二疏归可喜。” 宋·刘克庄《水龙吟·寿赵癯斋》:“昔人风雅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


猜你喜欢

  • 涕出女吴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女,嫁女于人。

  • 岁寒操

    《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孔夫子盛赞松柏,说必须到严冬酷寒之时,才能知道它不因寒冷而凋谢的坚贞品格。后用为咏品格坚贞之典。唐.李咸用《古意论交》诗:“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

  • 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世事的更迭。多指新生事物代替陈旧事物,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宋.刘斧《青琐高义.孙氏记》:“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主谓 比喻世事的更替发展。多指新人辈出,新事物不断向

  • 寝门来哭

    源见“哭寝门”。指吊唁亡友。唐鲍溶《过薛舍人旧隐》诗:“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

  • 天台女

    源见“刘阮天台”。指多情仙女。南唐李煜《菩萨蛮》词:“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白雪遗音.马头调》:“天台女,巧计失迷书生路。”【词语天台女】   汉语大词典:天台女

  • 覆辙

    源见“前车之鉴”。翻车的轨迹。比喻先前的失败。宋叶適《叶岭书房记》:“当是时,子重专治军事,昼夜不得休息,而余听讼断狱,从容如平常,不然,则建康之人,未见敌先遁,堕建 绍覆辙矣。”【词语覆辙】   汉

  • 鸱夷舸

    源见“范蠡扁舟”。借指乘以遁隐的船。明高启《太湖》诗:“欲寻鸱夷舸,不顾涉险戒。”

  • 枣下悲歌

    《文选》卷一八晋.潘安仁(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歌曰:‘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谥为?”唐.李善注:“《古咄暗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

  • 彩云易散琉璃脆

    见〔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百结

    《艺文类聚》卷六七引晋王隐《晋书》:“董威辇每得残碎缯,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后因以形容衣多补缀。《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词语百结】   汉语大词典: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