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百人应诺。 形容豪门权贵,侍从众多,声势显赫。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老身是孟老相公宅上嬷嬷的便是。老相公呼唤,须索见来。”元.无名氏《
源见“塞翁失马”。指超脱物外、不计得失之心态。唐戴叔伦《赠韦评事儧》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仇万顷未达时,挈牌卖诗,每首三十文。停笔磨墨,罚钱十五文。仇万顷卖诗,以生活潦倒,不得已而为之。后因用为家贫卖文之典。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卖诗万顷,吞纸
志:指人的思想感情。永:通“咏”,吟唱。 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则借助语言把这种感情咏唱出来。语出《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宋.吴淑《歌赋》:“嘉有辞之津女,伟守节之陶妻
同“白眉良”。元李庭《望月婆罗引.史尚书生朝》词:“白眉最良。八州督,汉侯王。院院琼林玉树,画戟清香。”
指项羽惨败,深感无脸面逃回江东见父老乡亲。后以此典比喻因失败或事业不显而深感惭愧,无脸面见人;也比喻辜负亲朋前辈期望而不好意思见人;亦作自谦之语。项羽率少数残兵败将从垓下突围,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伯乐,古代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人。伯乐相马,比喻善于发现人才。战国后期,春申君黄歇任楚国相时,一个叫作汗明的策士,前来求见。等了三个月,春申君才见了他。一席话,春申君十分高兴,下令将其正式列入宾客名单,五
唐高宗李治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文章工于骈俪,世号“初唐四杰”。见《新唐书.王勃传》。后代也多有以齐名四人称“四杰”的,如明初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见《明史.高启传》。明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
同“雪窗”。明徐渭《歌代啸》四折:“何不萤入疏囊?(卫)夏间便可,冬夜呢?(州唱)雪映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