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举一反三”谓触类旁通。《北堂书钞》卷九八引《蔡邕别传》:“邕与李则游学鄙土,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


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可类推其他同类事理。比喻善于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廖辉英《爱情良民》:“我倒觉得老不老实其次,机灵和~比较重要。”△多用于写人学识精妙,推知事理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教一识百 问一答十 告往知来 一叶知秋 触类旁通 ↔一窍不通 寸指测渊 食古不化 死记硬背。也作“举隅反三”。


【词语举一反三】  成语:举一反三汉语词典:举一反三

猜你喜欢

  • 失马安知非是福

    同“失马何忧”。宋无名氏《贺新郎.新县令美任》词:“失马安知非是福,况庙庭,侑祀方思魏”。

  • 千树橘

    同“千头木奴”。明汤显祖《岭外初归读王恒叔点苍山寄示五岳游欣然成韵》:“也学素封千树橘,还留中妇一眠蚕。”

  • 文举伤年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孔融字文举。后因以“文举伤年”感叹老大无成。唐武元衡《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仲山方补袞,文举自伤年。”

  • 坐不垂堂

    见“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条。述补 垂堂,屋檐。不坐在房檐之下,以免坠瓦砸伤。形容谨慎。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祸国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例]他一向

  • 旧貌变新颜

    意谓陈旧的事物变得面目一新。语出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毕庶昌、周代《从荷花生日谈起》(《长江日报》1993年8月10日):“近年,三镇旧

  • 歧路泣亡羊

    源见“歧路亡羊”。借指对人生道路曲折、出路难寻的哀伤。清 朱冠瀛《点绛唇.客中杂感》套曲:“一霎时情生景,境生情,伤心歧路泣亡羊。”

  • 彭尸

    源见“三尸”。本指道家所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怪。借指人之私欲邪念。宋范成大《不寐》诗:“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词语彭尸】   汉语大词典:彭尸

  • 诙谐割肉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太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太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

  • 鱼服

    源见“白龙鱼服”。指帝王或贵人微服。清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一》:“人知滁扬(郭子兴)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词语鱼服】   汉语大词典:鱼服

  • 依佛影

    源见“怖鸽”。借指寻求庇护。清 丘逢甲《秋怀再叠前韵》之八:“怖鸽露寒依佛影,愤鼍潮起应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