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法自毙

为法自毙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商鞅此言意谓自己立法,自受弊害。后用喻自作自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余笑起,飞一巨觥;酒方引满,蝶亦飏去。顷之,鼓又作,两蝶飞集余冠。余笑云:‘作法自毙矣。’亦引二觥。”


【词语为法自毙】   汉语词典:为法自毙

猜你喜欢

  • 易口以食

    同“易子而食”。《新唐书.安庆绪传》:“城中栈而处,粮尽,易口以食。”见“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新唐书·安庆绪传》:“城中栈而处,粮尽,~。”【词语易口以食】  成语:易口以食汉语大词典:易口以食

  • 裂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相处于内。”陕,指今河南省 陕县。后遂以“裂陕”为朝廷大臣出任地方长官的典故。南朝 梁江

  • 按部雨

    源见“甘雨随车”。称颂地方官多惠政。按部,巡视部属。清汤斌《赠吴湖州》诗:“按部雨余香稻晚,课农花发晓云轻。”

  • 鸿稀鳞绝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比喻书信极少,音讯不通。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并列 语出《汉书·苏武传》所载雁足传书之事;又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

  • 萧墙祸起

    源见“祸起萧墙”。谓内部发生祸患。明无名氏《四贤记.允娶》:“好笑你这般偏僻,只恐怕萧墙祸起,镜台倾侧。”见“祸起萧墙”。《平妖传》:“真所谓机谋未就,怎知窗外人听。计策才施,却早~。”△贬义。多用于

  • 谢氏逢素女

    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晋安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

  • 一顾

    《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 岘首之涕

    源见“堕泪碑”。指对造福于民的地方官吏的缅怀。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岘首之涕,牛山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叹息哉!”

  • 阮家集

    同“阮生集”。唐皎然《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诗:“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词语阮家集】   汉语大词典:阮家集

  • 橐笔

    橐(tuó驼):盛放书、笔的袋子。橐笔:持橐簪笔的简称。古代书史小吏站在帝王或大臣左右,手里拿着盛放书、笔的袋子,把笔插在头上或颈部衣领处,以备随时记事。据《汉书·赵充国传》载:车骑将军张安世始终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