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越乡忧”。清王士禛《张员外园亭送金山人归越》诗:“客有越乡感,抱琴辞上京。”
源见“瓜田李下”。喻指不避嫌疑。宋黄庭坚《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词:“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文选》卷四五汉.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不讳之朝指可以直言不讳的圣明朝代。《魏书.刑罚志》:“当今不讳之朝,不应行无罪之戮。”清.钱谦益《牧斋初
翩翩:形容风采好。浊世:混乱的时世。 指生于乱世而具备优良气质的贵家子弟。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赞》:“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端午桥亦可谓今日翩翩浊世之佳公
《楚辞.九辩》:“?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薄寒,轻寒。寒气虽轻,但身体衰病之人也常经受不起。后常喻人在衰落或患难中经受不住轻微打击。宋.苏轼《苏轼诗集》十七《九月黄楼作》诗:“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后因以“岁杪”指年底,岁末。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词语岁杪】 汉语大词典:岁杪
《左传.僖公十五年》:“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晋.杜预注:“郑国献马名小驷。”春秋时,郑国曾向晋侯敬献过名曰“小驷”的马。后将“郑小驷”用作咏马之典。唐.韩翃《送管城李少府》:“还乘
躬,身体。卑躬,弯腰。形容屈己奉人,后含没有骨气之意。原北魏李冲用来形容自己与李彪共事时的情状,责备彪跋扈。李彪,名是高祖所赐,字道固,顿丘(今河南浚县)人,家世寒微,有大志,好学不倦。初入仕时,李冲
同“风木之悲”。《南齐书.虞玩之传》:“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风树之感,夙自缠心。”偏正 比喻父母死亡,不得赡养的感伤之情。《南齐书·虞玩之传》:“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夙自缠心。”△多用于孝
源见“景阳井”。指景阳殿井石栏。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双双投于此井,故称。宋刘辰翁《满江红.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词:“淡淡胭脂,似退向、景阳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