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市朝衣

东市朝衣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陗直刻深。……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诘责;驳诘)。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通隙,嫌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西汉时,晁错深得汉景帝信任,他坚持反对土地兼并,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地方权势等措施,引起吴楚等七国的激烈反对。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袁盎等又中伤,终被杀。后因以“东市朝衣”代指大臣被戮。

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三《鸳湖曲》:“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坯土亦难留。”


偏正 身穿朝服,被斩于东市。指忠臣被冤杀。语本《汉书·爰盎晁错传》:“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清·吴伟业《鸳湖曲》:“~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朝,不读作zhāo。△多用于陷害方面。也作“朝衣东市”、“西市朝衣”。


【词语东市朝衣】  成语:东市朝衣汉语词典:东市朝衣

猜你喜欢

  • 真气临关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出现或降临的征兆。唐王维《驾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 衔须之风

    源见“温序须”。指慷慨就义的气概。《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须之风。”

  •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采:采摘。葑:蔓菁,俗名大头菜。菲:萝卜。以:用。下体:指根茎。葑菲的根和叶皆可吃,但食用以根茎为主。 采摘蔓菁、萝卜,不能因叶子不好看而不用它们的根茎。 原比喻娶妻重在品德,不能因色衰而抛弃她。

  • 旧病复发

    原作“旧疾复发”,老毛病又犯了。典出晋郭舒事迹。郭舒,字稚行,有胆识,敢直言。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王澄每日酣饮,不以政务为意,郭舒时常劝谏。刺州士人宗廞因为喝酒触犯了王澄,王澄大怒,喝令手下人处以棒

  • 子猷竹

    源见“子猷惜此君”。雅称竹。宋吴潜《满江红.和吕居仁侍郎东里先生韵》词:“且休?,陶令菊;也休羡,子猷竹。”

  • 苏台鹿走

    同“鹿走姑苏台”。清王士禛《双剑行》:“太湖鱼炙事亦逆,苏台鹿走今谁怜?”

  • 孤鸾舞镜

    同“孤鸾照镜”。宋黄庭坚《睡鸭》诗:“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词语孤鸾舞镜】  成语:孤鸾舞镜汉语大词典:孤鸾舞镜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顺:顺应;逆:违逆。意谓顺应天意就能够生存,违背天意就必遭到毁灭。明.无名氏《鸣凤记

  •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崩:败坏。 一个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古人认为礼乐是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教化的根本,不可长期旷废。语出《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

  • 奉倩之悲

    源见“荀令伤神”。借指丧妻。清万时华《与李龙侯》书:“时闻近况,知奉倩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