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

原为称美吴公子季札之词,后则泛指某种不好的言行,屡见不鲜。季札是吴王寿梦幼子。寿梦死前,遗命传位季札,而他却坚辞不受,以此扬名列国。公元前544年,他代表吴国出聘鲁国。鲁国《春秋》记载为,“吴子使札来聘。”《公羊传》在解释这条记载时认为,根据《春秋》笔法,有才能的人是不能直书其名的,为什么在这里却直称其名?根据《春秋》笔法,涉及夷狄史实时不书其君,但是由于他派遣的使臣如此贤明,则只书写其君为“吴子”尚觉不够,而且还要在史籍上留下使臣的名字。w

【出典】: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句】: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贾环、贾蔷等愈闹的不象事了,甚至偷典偷卖,不一而足。”


偏正 原指不能因其一事而使之满足。后指同类情况或事物很多,不止出现一次或不止一种。语出《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郭明化、张重天《翼鲁春秋》:“其他的人,有尖起嘴唇喝茶的,有悠闲地仰着脖子喷吐烟圈的,还有捻着根火柴挖耳朵的,奇形怪状,~。”△用于形容事物多。→层出不穷 ↔区区之众。 也作“不一而止”、“不壹而足”。


【词语不一而足】  成语:不一而足汉语词典:不一而足

猜你喜欢

  • 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谓妄加模仿。明归有光《〈五岳山人前集〉序》:“余不能如玉叔也,况《史记》耶?夫苟能如玉叔,则亦里之捧心者也。”【词语捧心】   汉语大词典:捧心

  • 孙弘阁

    源见“东阁招贤”。指招贤纳才、款待宾客之所。唐骆宾王《帝京篇》:“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唐钱起《登刘宾客高斋》诗:“林间客散孙弘阁,城上山宜绮季家。”

  • 辞甲第

    《史记.骠骑列传》:“骠骑将军(即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以征匈奴著闻,他曾辞谢皇帝为他营造宅第,

  • 折腰营口腹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谓为生计而屈身事人。宋苏轼《欧阳叔弼见访》诗:“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 脊令

    源见“鹡鸰在原”。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脊令,同“鹡鸰”。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词语脊令】   汉语大词典:脊令

  • 竹马之好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绣万花谷》卷十六引)《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

  • 栎樗

    同“樗栎”。清 徐宗麟《辞征》诗:“天纵深林老栎樗,惊看云壑驻安车。”【词语栎樗】   汉语大词典:栎樗

  • 丰屋之祸

    同“丰屋之戒”。三国 魏杨阜《谏营洛阳宫殿观阁疏》:“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词语丰屋之祸】  成语:丰屋之祸汉语大词典:丰屋之祸

  • 藩屏

    源见“藩垣”。比喻卫国的重臣。唐元稹《论教本书》:“选用贤良,树为藩屏。”《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尉贤政〕曰:‘受凉王厚恩,为国藩屏。’”亦比喻边防重镇。《汉书.叙传下》:“建设藩屏,以强守

  • 盐梅事业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辅所主持的国计民生大事。宋严仁《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词:“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毡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