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笔言语妙天下

下笔言语妙天下

形容文辞精妙无比。语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明.谭元春《大座主李翰林公帐序》:“吾师为史官,下笔言语妙天下,浩浩乎如泉之落山而不欲以文人自居。”清.汪琬《雄雉斋选集序》:“顾子年虽少,所交多名公巨儒,下笔言语妙天下。”也引作〔言语妙天下〕。宋.李纲《校定杜工部集序》:“方肃宗之怒房琯,人无敢言,独子美抗疏救之,由是废斥,终身不悔。与阳城之救陆贽何异?然世罕称之者,殆为诗所掩故耶?因序其集而及之,使观者知公遇事不苟,非特言语妙天下而已。”清.程廷祚《与家鱼门论古文书》:“夫古未有言为文者,汉以下乃言某善属文,某工于文,某言语妙天下。”


猜你喜欢

  • 乘杯

    源见“杯渡”。泛指乘船。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别。”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词语乘杯】   汉语大词典:乘杯

  • 萍浮蓬转

    《文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晋朝诗人潘岳在《西征赋》中有“飘萍浮而蓬转”句,比喻人像水中萍、地上蓬一样飘来转去,动荡不定。后遂用为人生动荡多风波之典。唐.韩

  • 鸿序

    朝官的班列。萧子显(489-537年),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累官至吏部尚书、侍中,后出任吴郡太守。南朝梁史学家。《南齐书》的撰写者,曾著《鸿序赋》,深得尚书令沈约的称许。【出典】:《梁

  • 鞭笞天下

    汉.贾谊《过秦论》:“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后以鞭笞天下意谓驱使天下的人。《汉书.陆贾传》:“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五年之内,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述宾 驱使天下

  • 炊粱

    同“炊粱梦”。清赵翼《应酬》诗:“老避声名三退舍,闲看今古一炊粱。”

  • 伊戾祸宋

    《左传.襄公二六年》:“寺人惠墙伊戾,为大子内师而无宠。秋,楚客聘于晋,过宋,大子知之,请野享之,公使往,伊戾请从之。……至则欿用牲加书征之,而骋告公曰:‘大子将为乱,既与楚客盟矣。’……公使视之,则

  • 埋玉

    同“埋玉树”。《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于铄金,身没谁恨其埋玉。”【词语埋玉】   汉语大词典:埋玉

  • 鸩媒

    《楚辞.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王逸注:“鸩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后因以“鸩媒”指善用谗言害人的人。明夏完淳《九哀.云中游》:“君王去兮游云中,怀膏沐兮谁为容。虽鸩媒之善

  • 谕蜀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 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引起蜀地不宁。汉武帝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 蜀民以非上意”。后遂以“谕蜀文”泛称

  • 万死不顾一生

    宁肯万死,不求一生。 意谓抱定必死决心。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汉.刘向《新序.杂事》:“所使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