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榻

下榻

源见“陈蕃榻”。谓礼遇宾客。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下榻”是个文语,今指贵宾停歇住宿之义。 “下”是放下的意思; “榻”就是床 ( 今有的装修公司为住户仿日本做床叫 “榻榻米”) 。可见,这榻是在高处 ( 或吊或搁或挂) ,要睡时需将它放下来,所以叫做 “下榻”。

为什么 “下榻”指贵宾住宿呢? 这源于史书记载的一个故事。

后汉书·徐稚传》记载说,当时豫章郡 ( 今南昌市) 有个太守叫陈蕃,为官清廉且重视贤才,他平时是不接待宾客、不参加应酬的。可是,只有一个很穷但又很有骨气、不肯做官的徐稚来访,他才热情接待见晤,并且留宿,徐稚一告辞,他便将徐稚睡过的床吊起来; 如下次徐稚再来,他便将床放下来留徐稚过夜。后人便称陈蕃这种举动为 “下榻”。 “下榻”一语便有了对贤者、贵客的尊重之义,一直沿用至今。


【词语下榻】   汉语词典:下榻

猜你喜欢

  • 井中求火

    喻不明事理。《战国策.韩策》:“今将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使如越。夫攻形不如越,而攻心不如吴,而君臣上下,少长贵贱,毕呼霸王,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偏正 比喻处理事

  • 敛金铸巨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后遂以“敛金铸巨人”咏秦实行一统的典实。宋陆游《六经》诗:“敛金铸巨人,岂复为锄耰?”

  • 莫憗遗

    同“不憗遗”。《旧唐书.叶法善传》:“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遗,歼良奄及。”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见〔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其他 危,危险。浅,短。生命极其危险,早晨无法考虑到晚上。语出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楚囚

  • 接舆歌凤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

  • 曲突计

    同“曲突谋”。清王闿运《独行谣三十章赠示邓辅纶》诗:“乡使并全力,武宣扫无馀。置此曲突计,焦头赏曾胡。”

  • 跃马膳珍

    同“跃马食肉”。《艺文类聚》卷七五引南朝 梁 刘孝标《〈相经〉序》:“丰本知其有后,黄中明其可贵,其间或跃马膳珍,或飞而食肉。”见“跃马食肉”。膳,食,吃。《艺文类聚》卷75引南朝梁·刘孝标《〈相经〉

  • 昨非

    同“昨非今是”。宋陆游《书感》诗:“会凭香火消前业,已筑茆茨讼昨非。”自注:“余村居筑小轩,以‘昨非’名之。”【词语昨非】   汉语大词典:昨非

  • 庾舅

    《晋书.庾亮传》:“庾亮字子规,明穆皇后之兄也。”“及帝疾笃……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苏)峻平……帝遣尚书、侍中,手诏慰喻:‘此社稷之难,非舅之责也。’”东晋重臣庾亮为成

  • 左右袒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周勃)复令郦寄(字况,与北军将领上将军吕禄为友)与典客(秦设置的官名,掌管诸侯及归义蛮夷等事宜)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