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亦作“草庐三顾”、“茅庐三顾”。顾:拜访、探望。茅庐:草屋。表示礼贤下士,诚恳邀请,也引伸为知遇之恩。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后应刘备之邀,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占荆州,进据四川,建蜀汉政权,拥戴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封武乡侯,辅助后主阿斗,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励精图治,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他五次出兵攻魏,在与魏军相持中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刘备与曹操交战,败投荆州刘表,暂寓新野。经徐庶推荐,刘备遂三次前往隆中,请其出山。诸葛亮感其意诚,终于见了他。并在草庐中和他分析形势,制定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袭据四川,徐图统一的战略计划,而后与其一起下山,共图霸业,建立蜀汉,成为一代名相。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2页:“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例句】:

晋书·庾阐传》:“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南史·袁昂传》:“(明帝)钦昂风素,频降驾焉。及践祚,奏事多留与语,谓曰:‘我昔以卿有美名,亲经相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顾草庐。’”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述补 顾,拜访。茅庐,草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刘备曾拜访隐居今湖北襄阳市郊区的诸葛亮,“凡三往,乃见”。比喻礼贤的诚意。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王安忆《舞台小世界》:“新团长只好亲自去请福奎,动员他再站一班岗。他做好了~的思想准备。”△褒义。用于赞颂求贤若渴的领导人或十分诚恳邀请他人的举动。→草庐三顾。也作“茅庐三顾”、“三顾草庐”。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今译】 汉末刘备驻兵于新野,隐士徐庶去见他,刘备非常器重徐庶。徐庶对刘备说:“有一位诸葛孔明,是人中的卧龙,将军不想见一见吗?”刘备说:“请您与他一起来吧。”徐庶说:“此人可以前去探访,不能让他自己跑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于是刘备动身去访问诸葛亮,去了三回,才见到。两人见面交谈以后,刘备非常钦佩诸葛亮,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兴复汉室。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参见 〖南阳高卧〗。

【释义】后以此典表示诚心诚意聘请贤士。

【典形】 草庐三顾,三顾、三顾隆中,三顾茅庐,蜀主三顾,答三顾。

【示例】

〔草庐三顾〕 宋·无名氏《念奴娇·和东坡韵》:“万里奔腾,两宫幽陷,此恨如何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英杰?”

〔三顾〕 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隆中〕 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已援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三顾茅庐〕 元·张可久《齐天乐·道情》:“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蜀主三顾〕 元·萨都拉《回风坡吊也明先生》:“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


【词语三顾茅庐】  成语:三顾茅庐汉语词典:三顾茅庐

猜你喜欢

  •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从为友邻。”后因用为尚德之典。《汉书.董仲舒传》:“周公曰:‘复哉复哉’,孔子曰:‘德不孤,必

  • 蒲葵竞市

    《世说新语.轻诋》“庾道季诧谢公”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谢)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者。安问其归资,答曰:‘岑南凋弊,唯有五万蒲葵扇,又以非时为滞货。’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慕而服焉,价值

  • 洛社

    同“洛阳耆英会”。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图》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同“洛阳社”。宋刘克庄《念奴娇.寿方德润》词:“洛社自佳,镜湖虽好,莫问君王乞。”【词语洛社】   汉语大词典:洛社

  • 怨李恩牛

    同“恩牛怨李”。赵宗瀚《寄怀李印泉先生日本》诗之二:“水深火热人间事,怨李恩牛党锢碑。”并列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朝臣有两党,以李德裕、牛僧孺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怨李恩牛”比喻结党

  • 大鸟立墓门

    同“死后来大鸟”。清王士禛《兰溪丞徐君殉节诗》:“双松几岁哦厅事,大鸟何年立墓门?”

  • 堤溃蚁穴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词语堤溃蚁穴】  成语:堤溃蚁穴汉语大词典:堤溃蚁穴

  • 云从龙,风从虎

    《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唐代孔颖达“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

  • 蓬池咏

    《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阮嗣宗(籍)《咏怀十七首》其十二:“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羁旅无畴匹,俯仰怀哀伤。”三国时,魏人阮籍在《咏怀十七首》之十

  • 周右史

    《礼记.王藻》:“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唐.孔颖达疏:“是太史记动作之事,在君左厢记事,则太史为左史也……是内史所掌在君之右,故为右史。”周代称掌记天子言论之职的人为“右史”。后以“

  • 柯烂

    源见“柯烂忘归”。谓时间久远。唐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词语柯烂】   汉语大词典: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