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千好客

三千好客

同“三千珠履客”。宋黄裳《永遇乐.冬日席上》词:“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猜你喜欢

  • 太行垂耳

    源见“骥伏盐车”。形容遭难而处境困厄。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朝阳弄翮,即践中京;太行垂耳,先鸣上路。”

  • 鞭作官刑

    有禄位的官员,犯了过错,则罚以鞭刑。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孙星衍注疏:“庶人在官有禄者,过则加之鞭笞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

  • 洞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又谕以朝意,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 刘蕡下第

    《新唐书.刘蕡传》载,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对策于朝廷。刘蕡策对,极诋宦官。考官冯宿等虽然叹服其文章才学,因畏惧宦官的权势,而不敢录取。“河南府参军事李邰(注:或作郃,误)曰:‘

  • 席帽侧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姿潇洒。宋范成大《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侧。”

  • 千里移檄

    以日行千里的快速,传送紧急文件。《后汉书.李固传》:“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太山太守。”偏正 传通告、文书于千里之外。《后汉书·

  • 文房四士

    见“文房四宝”。【词语文房四士】  成语:文房四士汉语大词典:文房四士

  • 金玦衣厖

    《左传.闵公二年》载:晋太子领军出征,其父晋侯让他穿“厖衣”,佩带“金玦”。从者狐突对他说:“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怀疑晋侯用衣色、佩带表示与太子不一心,要与太子疏远。后因以“金玦

  • 烂柯樵

    源见“烂柯”。指因观棋而忘记砍柴的樵夫。清赵翼《扈从途次杂咏.打柴》:“日斜方待爨,莫作烂柯樵。”【词语烂柯樵】   汉语大词典:烂柯樵

  • 坑赵

    源见“长平之祸”。指杀戮降卒。唐杜甫《聂耒阳书致酒肉》诗:“人非西谕蜀,兴在北坑赵。”【词语坑赵】   汉语大词典: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