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事

三事

诗经.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东汉.郑玄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侯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

周朝称“三公”为“三事大夫”。三公虽无具体职事,然六卿之事既可参与,故称“三事”。后用为咏三公之典。

唐.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禄秩荣三事,功勋乏一毫。”


【词语三事】   汉语词典:三事

猜你喜欢

  • 无恙布帆

    同“布帆无恙”。清纳兰性德《为友人赋》之六:“朝衣欲脱换轻衫,无恙西风旧布帆。”

  • 良平

    《汉书.刑法志》:“任萧、曹之文,用良、平之谋。”又《叙传下》:“爪牙信、布,腹心良、平。”汉人张良、陈平足智多谋,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封留侯,陈平封曲逆侯,先后任左、右丞相。后因以“良平”誉称有

  • 辞同辇

    同“班妾辞辇”。宋晁端礼《鹧鸪天》词:“近来谁解辞同辇,似说昭阳第一人。”

  • 左右图史

    见“左图右史”。【词语左右图史】  成语:左右图史汉语大词典:左右图史

  • 程糜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南朝 宋师觉授《孝子传》载:程曾七岁丧母,哀号哭泣如同成人,祖母怜之,嚼肉成糜而食之。后因以“程糜”指喂养孤幼的食物。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程糜不继,原粟何资?

  • 听冰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问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征述记》载

  • 忘筌

    源见“得鱼忘荃”。比喻忘却达到目的之凭借。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独夫常独泣,多士已忘筌。”也引申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事物。元王祯《农书》卷二二:“资尔屈伸功用毕,莫将良器等忘筌。”【词语忘筌】   汉

  • 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情谊相同可以彼此助成,利害相同可以彼此效命。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同书《兵略训》:“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顺道而动,天下为向;因民而虑,天下为斗。”《史记.吴王濞列

  • 匹夫之谅

    同“匹夫小谅”。宋朱熹《答董叔重》:“箕子岂固欲自经于沟渎,而为匹夫之谅哉!”见“匹夫小谅”。宋·朱熹《答董叔重》:“箕子岂固欲自经于沟渎,而为~哉?”【词语匹夫之谅】  成语:匹夫之谅汉语大词典:匹

  • 无弦

    同“无弦琴”。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