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箕与斗都为星宿名,一个像簸箕,一个像古代盛酒的斗。当它们同时出现在南方时,箕星在南,斗星在北。后用“南箕北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事毕。宋周邦彦《青玉案.良夜灯光》词:“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惜轻怜转唧?。雨散云收眉儿皱。”明李日华《南西厢记.堂前巧辩》:“阳台雨散云收。春意徘徊。”并列 ①指雨后转晴。《
见〔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主谓 形体消瘦,面容憔悴。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战国策·秦策一》:“~,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多形容人的形体、容貌。→
袁山松《后汉书》:“罗威母年七十。天寒,(威)常以身温席而后授其处。”(引自《佩文韵府》卷一百上“席”下)关于“温席”,一般多用黄香孝亲之事,又《晋书.王延传》亦载有冬月温被事,以上二事参见“扇枕温席
《晋书.郗鉴传》载:永嘉丧乱中,晋郗鉴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幼,鉴常携之就食。乡人谓各自饥困,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后周翼官剡县令,闻鉴逝,解职席苫三年
澹泊:一作“淡泊”。恬淡,不追逐名利。宁静:沉着安静。甘于朴素的生活以表明高尚的志趣,平静沉稳地追求长远目标。语本《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见“淡泊明志”。【词语澹泊
源见“镜鸾”。喻无偶或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南朝 陈徐陵《鸳鸯赋》:“山鸡映水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并列 典出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
《旧唐书.屈突通传》:“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人为之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唐人屈突通与其弟屈突盖,为人性情严肃,大概是因为怕他们治事威猛的缘故,故当时
源见“蕉鹿梦”。谓世事迷离虚幻,得失无常。宋戴复古《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疏。梦蕉还得鹿,缘木可求鱼。”
传说商汤征伐东边的国家,西边国家的人民就怨恨,因为仁义之师,四方仰望,切盼早日去解救他们。《书.仲虺之诰》:“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征则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