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丁是丁,卯是卯

丁是丁,卯是卯

丁、卯:丁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干支错误就影响农历的推算;丁卯又是木工“钉铆”的谐音,钉是器物接榫的榫头,铆是接榫的凹入处,也叫铆眼,钉铆错位就安装不上。 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毫不马虎。语出《红楼梦》四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只看这位姑娘,才在北京城住了几天儿,不是她从前那丁是丁、卯是卯的行径,已经学会了皮子了。”《官场现行记》四三回:“银钱大事,再比小侄年纪轻的人,他也会丁是丁,卯是卯的。”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他从来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


其他 丁,天干之一。卯,地支之一。二者不能相混。丁、卯又是木工“钉、铆”谐音,某个钉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办事认真,毫不马虎。老舍《四世同堂》27:“他从来是个~的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褒义。多用于对待事情的态度方面。→一是一,二是二 说一不二 一丝不苟 ↔马马虎虎 含糊其词 敷衍塞责 敷衍了事草草了事。也作“丁一卯二”、“丁一确二”、“钉是钉,铆是铆”。


【词语丁是丁,卯是卯】  成语:丁是丁,卯是卯汉语词典:丁是丁,卯是卯

猜你喜欢

  • 粉面何郎

    源见“傅粉何郎”。指洁白俊美的年轻男子。也比喻洁白的花朵。清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素衣如雪,正相宜粉面何郎;缟带迎风,更不让飘香荀令。”

  • 耳濡目击

    同“耳濡目染”。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见“耳濡目染”。【词语耳濡目击】  成语:耳濡目击汉语大词典:耳濡目击

  • 汉壁楚歌

    源见“四面楚歌”。喻处于极危境地。元陈樵《虞美人草词》:“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 碧潭双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传说中沉没潭底的双剑。喻英才未遇。宋张元幹《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词:“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 官舍琴声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清方文《寄张恢生明府》诗:“民家树色书中见,官舍琴声辇下闻。”

  • 螳轮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刬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如郑成功僭号常平,孙可望僭号兴朝,吴三桂僭号利用,耿精忠僭号裕民,迤西土酋王耀祖僭号大庆。

  • 龙门礼士

    源见“李膺门”。谓贤尊援引,提拔后生。赵宗瀚《寄怀李印泉先生日本二首》诗之二:“龙门礼士膺名重,猿臂封侯广数奇。”

  •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东汉末,刘备到襄阳访问司马徽。徽曰当地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答曰诸葛孔明(亮)庞士元(统)也。”东汉末年,刘备到襄阳拜访司马徽,请他推荐贤才。司马徽说:“迂

  • 耆英会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年高有德者的集会。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广州开的耆英会,却明明收集过一大批寿翁寿媪,活了一百零六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有照片为证。”【词语耆英会】   汉语大词典:耆英

  • 鲁诸生

    《史记.叔孙通列传》:“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