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朝一夕

一朝一夕

犹言一日一夜,形容时间短暂。《易经》上说:积善的人家,必然多有吉庆遗留给子孙;积恶的人家,必然多有灾殃遗留给后代。臣下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并非出自一时的偶然,而是逐渐积累的必然结果,只是未能及早的察觉处理啊!所以说,“踏到霜时,坚冰就要来了”,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出典】:

《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晋书·简文三子传》:“尔来一朝一夕,遂成今日之祸矣。” 唐·徐浩《书法论》:“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


并列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极短的时间。语出《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所有这些方面的完成,需要一个长的努力过程,不是~的工程,然而必须向这个方向发展。”※朝,不读作cháo。△多用于说明时间的短暂。→一时半刻 ↔千秋万载 天长日久。也作“一旦一夕”、“一夕一朝”。


【词语一朝一夕】  成语:一朝一夕汉语词典:一朝一夕

猜你喜欢

  • 效颦西子

    源见“东施效颦”。谓以丑学美,生硬模仿,效果适得其反。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再霜也。”

  • 子不语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怪异、暴力、悖乱、鬼神之事。后因用为禁言之典,又专指鬼神类的书籍。清.蒲松龄《聊斋誌异》中《各本序跋题辞.唐序》:“无可如何,辄以‘孔子不语’一词了之

  • 步稳金莲

    同“步步金莲”。宋卢炳《柳梢青》词:“步稳金莲,手纤春笋,肤似凝脂。”见“铺莲慢踏”。

  • 鸿爪春泥

    同“鸿爪雪泥”。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见“鸿爪雪泥”。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苕生乃寄余诗云:‘~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词语鸿爪春

  • 七月诗

    《诗经.豳风.七月.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七月》是《诗经》中反映农奴生活的诗篇。但诗前小序却说它是“致王业之艰难”。唐.杜牧《即事》:“因思

  • 武公百岁

    《国语.楚语》:“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后以“武公百岁”为祝寿之辞。宋魏了翁《水调歌头.吴制置猎生日》词:“未说令公二纪,先看武公百岁,年与学俱新。”

  • 乌骓不逝

    源见“虞歌诀别”。慨叹英雄末路,无可奈何,心情悲凉,遗恨无穷。元白朴《秋色横空.赋虞美人草》曲:“当时夜闻楚歌,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

  • 自甘暴弃

    见“自暴自弃”。李劼人《死水微澜》:“好的存心君国,暂时自污,机运一至,便能自拔来归,还可借以窥见夷情。而多数则~,连祖先都不要了……无所不为。”【词语自甘暴弃】  成语:自甘暴弃汉语大词典:自甘暴弃

  • 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内言: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外:男子言所说的有关公务之言。 旧时严男女之防,认为妇女在闺中所说的话,不得外传,男子有关公务之言,也不得传入闺房。语出《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

  • 宁馨儿

    《晋书.王衍传》:“(衍)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又《南史.宋前废帝纪》:“太后(宋孝武帝刘骏的皇后,前废帝刘子业是她的长子